

創新優勢
開創超前理念,引領自動化生物樣本庫

蜂巢式存儲結構
獨立物理存儲空間
有效實現靜態隔離,避免存取操作的相互干擾,規避交叉污染,保障“生物安全”
不結霜凍
冷氣流方向從下往上,內部氣流穩定,杜絕濕氣進入,避免罐體內部結霜凍
易維護
敞口式罐體,內部的蜂巢式耐低溫合金長管,可單獨取出維修或應急一次性緊急轉移
無氧液氮存儲環境
耐低溫合金,防輻射、避光、蓄冷、無外界暴露,快速降溫,確保溫度均衡并低于-150℃,且360°全管無死角保溫
存儲容量大
蜂窩狀管式排布,導管緊密排布,無需板架,降低成本,且空間利用率更高
減震緩沖
蜂巢式耐低溫合金長管底部減震設計,確保樣本放置更安全

真空負壓單支挑管
智能化單支精準吸取
真空氣動吸頭,單支吸取,吸頭直接觸達底部樣本,輕拿輕放無誤差,保障無辜樣本安全
精度更高更耐久
吸頭的電氣機械結構主要在存儲區外,避免接觸深低溫環境,操作精度、靈敏度更高,使用更耐久
深低溫保護
無需整體預冷,吸頭內加注液氮保護,同時吸取樣本及設備冷氣,樣本包裹在吸管內
維修高效便捷
氣動吸頭的零部件可獨立更換,即換即用,無需更換機械抓手及機械臂

全流程液氮冷鏈保護
避免反復凍融,可實現樣本存取全流程-150℃以下閉環液氮保護,保障樣本活性
樣本轉運、入艙、出艙
深低溫液氮轉運罐保護
樣本提取、轉移、掃碼
真空負壓單支挑管液氮保護
樣本挑管、尋位、入庫
蜂巢式存儲結構液氮保護




C型結構+輕型軌道
精準對接設備,穩定輸送樣本,快速連續存取
智能物聯,可多臺組網,并與實現庫內設備物聯,構筑大型智能無人化庫

雙層頂升設計,利于除濕、提升效率
轉運罐頂升入工作艙,優化除濕效果,減少水汽對設備影響
可與輕型軌道結構協作,避讓下方其他搭載轉運罐的穿梭小車,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自動化電氣元件非低溫區運行
電氣機械模組區常溫環境,存儲操作區正常低溫環境,提高設備運行精度及使用壽命



圖形化人機界面
操作簡單易上手



“無人值守”樣本庫
可接入網絡版或庫管版生物樣本庫管理軟件,將自動化存儲設備與AGV、RGV、傳遞窗等智能物聯實現整個生物樣本庫智能化、體系化管理


研發平臺
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
引領智能化生物樣本庫技術發展,推動行業技術交流合作。打造一流的高水平技術研發團隊,創造細分技術領域的行業引領者。助力創新生物醫學產業,賦能國家科技發展戰略。


5G聯合創新中心及實驗室
與中國電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自動化儀表研究院、以及瑞士ABB機器人等頂尖科研及企業單位攜手,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及聯合創新實驗室等。在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浦東新區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邀請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院長劉寶林教授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范秀敏教授團隊為駐站導師,推進我國的低溫生物學領域和智能化生物樣本庫建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
將高校前沿的技術探索和理論基礎,在企業和產業中尋找應用轉化,并為我國的新興的細胞生物醫學的產業發展,作出獨特的貢獻,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健康上海”的規劃布局以及我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重點發展規劃。


上海市專家工作站
與上海理工大學劉寶林教授團隊合作項目:《應用于活性生物樣本深低溫凍存技術相關的樣本降溫及復溫技術工藝》。
以課題聯合研究為常態化合作機制,針對細胞升降溫工藝優化、創新降溫技術、創新復溫技術等技術領域,組建聯合科研攻關小組。

